<menu id="k4o62"><samp id="k4o62"></samp></menu>
<menu id="k4o62"><samp id="k4o62"></samp></menu>
<source id="k4o62"><s id="k4o62"></s></source>
  • 您當前所在位置:首頁 > 風物銀川 > 風物銀川

    銀川:穩定糧食生產 推進鄉村振興

    作者:信息來源:銀川日報發布日期:2023-03-23訪問次數:字號:[]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穩定糧食生產和推進鄉村振興,明確將從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加強農田水利和高標準農田等基礎設施建設、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發展鄉村特色產業等多方面發力,為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拓寬渠道。銀川市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關于糧食安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全國兩會精神落到實處,全面貫徹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鄉村振興的決策部署,堅決扛起落實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激活發展新動能。


    多措并舉 落實小麥春播生產

    倉廩實,天下安,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今年我市全力落實春小麥種植面積,扎實推進春耕生產。今年開春以來,全市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升溫快,加速土壤返潮,低洼田塊積水較嚴重,針對此現象,全市農業技術人員迅速深入一線,指導農戶旋耕散墑、頂凌播種,播種時先播低洼田塊再播高田塊,確保春耕工作順利完成。


    自治區下達銀川市2023年春小麥輪作休耕生產任務10萬畝,其中興慶區0.2萬畝、永寧縣3.8萬畝、賀蘭縣5萬畝、靈武市1萬畝。截至3月20日,全市播種春小麥12.47萬畝,完成任務目標的124.7%,春小麥播種已全部結束。


    “全市堅持農業生產布局區域化、經營規?;?、生產標準化、產業融合化發展思路,重點發展優質中強筋小麥,著力構建全市小麥種植長效機制?!笔修r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我市將各縣(市)區落實自治區下達輪作春小麥種植任務情況,納入“米袋子”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工作制效能目標考核內容,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壓緊夯實縣(市)區屬地主體責任,確保糧食面積只增不減,守牢糧食安全責任。同時加大對小麥等糧食生產投入資金補貼力度,在中央、自治區補貼基礎上,對開展麥套大豆、麥后復種大豆等復合種植給予每畝50元的市本級財政資金補貼,擴大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覆蓋面,保障種糧農民合理收益,充分調動和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


    今年,我市持續擴大寧春4號和寧3015等優質中強筋小麥早熟品種種植比例,大力示范推廣“頭茬優質小麥、二茬菜”等“糧-菜”“糧-飼”“糧-油”麥后復種模式,通過開展麥后復種、以后茬促前茬,在保障糧食安全的同時,有效增加農戶收入。


    繁育良種 破解種業發展瓶頸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也是糧食安全的關鍵。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銀川積極行動彰顯破“卡”決心,一方面加大力度引進國內大型種業企業在我市建立基地,另一方面出臺扶持政策培育壯大本地制種企業,鼓勵引導我市種業企業增加科技研發應用投入,推動企業建設制種、加工、包裝、倉儲、物流等一體化園區。


    在寧夏西夏種業有限公司的種質資源庫,超過1萬份的玉米、向日葵的育種材料和1500多個玉米雜交組合,成為了該公司在市場競爭中始終屹立不倒的基石。該公司總經理羅西介紹:“以前買進口的種子,人家說漲就漲,受制于人,而且受氣候土壤影響,很多引進的種子在寧夏并不適應,所以我們下定決心要制種?!痹谶^去數年里,該公司針對寧夏的玉米產業存在成本高、效率低、不優質等突出問題,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蒲袌F隊每年奔波于銀川和海南兩地,通過“北育南繁”的模式,以加倍的工作量換取了育種進程的飛速發展。


    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一個世界,一項技術能夠創造一個奇跡。當前,銀川市圍繞種源自主可控、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的目標,重點聚焦糧食作物品種培優的“引、試、繁、推”環節,推動糧食制種向品種優、品質優、品牌優、標準化方向發展。2022年全市小麥種子、水稻種子、玉米種子自給率分別達到95.8%、123.4%、45.1%,全市優質糧食制種產業發展規模初顯。


    市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將持續在種業安全、種業振興上下功夫,加大與國內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和種子企業的合作力度,在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同時,努力在破解瓶頸問題上取得新突破,有效化解種子“卡脖子”風險。同時將堅決整治種子市場秩序,加強種業行業全鏈條監管,加大對種子違法經營行為查處力度,營造良好的種業市場運行氛圍,助推我市農業高質量發展。


    以特制勝 推動產業能級倍增

    在寧夏稻漁空間鄉村生態觀光園,“稻漁共生”綜合種養模式成為了我市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的生動實踐。園區負責人趙建文每年利用稻禾制作不同的卡通人物形象和宣傳標語,充分展現“一田多用”的農田新景觀。


    夏季漫步于園區,一叢叢嬌艷欲滴的刺玫盛開,一幕幕熱情耕耘的場景遍布,游覽棧道四通八達,慢行步道整潔干凈,游客們不僅能感受到清風徐徐、鳥語花香,還能登上觀景臺,欣賞用色彩豐富的稻禾制作的稻田畫:劉備、張飛、關羽、呂布等歷史人物栩栩如生,葫蘆娃、孫悟空等卡通形象俏皮可愛,還有“建設美麗新寧夏,共圓偉大中國夢”“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字樣也讓人眼前一亮。


    每年這里吸引了超過20萬人次的游客前來“打卡”,趙建文在這片稻田上實現了多重收益:種水稻、養鴨子、收門票、搞采摘、開民宿……這片曾經荒涼的稻田,如今變身為村民們增收的“聚寶盆”。


    特色農業是由農產品數量優勢向質量優勢轉變的必由之路。近年來,我市緊緊圍繞優勢特色產業發展方向,出臺專項規劃方案,因勢利導調配資源,從供給端發力推進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全力推進特色農業產業集群化發展。


    近兩年隨著銀川鄉村旅游業的快速發展,設施溫棚種植的瓜果蔬菜成為了“香餑餑”。眼下,銀川瓜果蔬菜陸續進入種植佳期,近日在賀蘭縣洪廣鎮廣榮村設施農業基地溫棚內,一排排育苗盤擺放整齊,一株株菜苗青翠欲滴。放眼望去,西瓜、甜瓜的育苗工作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篩土、裝盤、播種、擺盤,各個環節有條不紊,呈現一派繁忙景象。


    “立足于市場需求,我們村今年適當調整了蔬菜的品種和結構,積極發展適銷對路的精細果蔬,第一批主要種植的是西瓜、甜瓜、黃瓜、辣椒等綠色果蔬,共種植18000株左右,這些品種從定植到采收大概歷經40天~80天,畝產預計能達到4000公斤~6000公斤?!睆V榮村村主任馬兆柏在播種之余介紹道。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戰略的基礎,一頭連著農民群眾的“錢袋子”,一頭連著鄉村振興的動力后勁。今年銀川將充分利用“公司+農戶”、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各種組織形態,引導農民發展特色農業產業,以標準化種植放大土地效益,逐步打通農業上下游產業鏈條,培育區域公共品牌,以特制勝,推動產業能級倍增。


    亚洲午夜成人无码一二区|美女mm131爽爽爽作爱视频|少妇tubevideos高清|欧美精品 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 2019
    <menu id="k4o62"><samp id="k4o62"></samp></menu>
    <menu id="k4o62"><samp id="k4o62"></samp></menu>
    <source id="k4o62"><s id="k4o62"></s></source>